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柱壳体及保护设备,包括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内的传感器;所述极柱壳体内形成有用于接纳熔断器的接纳腔室。本实用新型优点:通过多种组合的电力传感器实时监测配电线路中运行情况,如果配电线路中发生绝缘接地短路故障时,能够便于根据监测到的电能信号快速可靠地研判确认故障类型,以便快速隔离故障点,缩小停电面积和降低大面积停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采用将传感器埋设于极柱壳体的内部,能够对传感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恶劣环境对传感器造成不良影响,提高使用寿命,确保使用安全。
公开号:CN214336584U
申请号:CN202120037462.6U
申请日:2021-01-0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赵菊芬
申请人:Xiamen She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H01H9-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配电保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柱壳体及保护设备。
[n0002] 分界开关设备是一种用于配电支线的保护设备,当配电线路支路或用户侧发生故障时,如果分界开关设备的继电保护动作时限和供电公司变电站出线开关继电保护动作时限不匹配,均会造成变电站出线开关掉闸。由于传统的分界开关设备无法快速判断故障,导致在故障排除、检修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案发明人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n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极柱壳体及保护设备,用以实现电能信号实时采集,以供控制终端快速研判故障。
[n0004]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极柱壳体,包括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内的传感器;所述极柱壳体内形成有用于接纳熔断器的接纳腔室。
[n0005]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包括电流传感器。
[n0006]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传感器为穿心式电流互感器。
[n0007]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传感器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的中部。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传感器具有延伸至所述极柱壳体外部的第一连接端子。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还包括电压传感器。
[n0010]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传感器为电容分压式传感器或阻容分压式传感器。
[n0011]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传感器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的下部。
[n0012] 进一步的,所述极柱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纳腔室上部的第一导电套件和设置在所述接纳腔室下部的第二导电套件。
[n0013]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传感器的一端具有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套件的第二连接端子,另一端具有延伸至所述极柱壳体外部的第三连接端子。
[n0014] 进一步的,所述接纳腔室的进腔口位于所述极柱壳体的底部。
[n0015]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电套件的中部形成有供熔断器穿过的通孔。
[n0016]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还包括取电传感器。
[n0017] 进一步的,所述取电传感器为电容分压式传感器或阻容分压式传感器。
[n0018] 进一步的,所述取电传感器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的下部。
[n0019]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传感器和取电传感器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的同一侧。
[n0020] 进一步的,所述取电传感器的一端具有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套件的第四连接端子,另一端具有延伸至所述极柱壳体外部的第五连接端子。
[n0021] 进一步的,所述极柱壳体为工程塑料浇注形成的壳体。
[n0022] 进一步的,所述极柱壳体为环氧树脂材料或复合尼龙材料浇注形成的壳体。
[n0023]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取电传感器、第一导电套件、第二导电套件和极柱壳体浇注形成一体。
[n0024] 一种保护设备,所述保护设备包括上述的极柱壳体和熔断器;所述熔断器安装于所述极柱壳体的接纳腔室内。
[n002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n0026] 第一: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在极柱壳体内埋设传感器,具体可以设置多种传感器,使得在具体工作时可以通过多种组合的电力传感器实时监测配电线路中运行情况,如果配电线路中发生绝缘接地短路故障时,能够便于根据监测到的电能信号快速可靠地研判确认故障类型,以便快速隔离故障点,缩小停电面积和降低大面积停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采用将传感器埋设于极柱壳体的内部,能够对传感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恶劣环境对传感器造成不良影响,提高使用寿命,确保使用安全;另外,将传感器埋设于极柱壳体的内部,还可以使结构更加紧凑,减少空间占用。
[n0027] 第二:将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取电传感器、第一导电套件、第二导电套件和极柱壳体全部浇注成一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浇注工艺一体浇注成型,简化了装配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牢固性好;同时浇注成型的极柱壳体绝缘性好,能够提高绝缘耐压水平,保证高压配电的使用安全;2、可以保证密封性,避免外部恶劣环境对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取电传感器、第一导电套件、第二导电套件等造成影响,提高使用寿命;3、可便于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进行电能信号采集和取电传感器进行取电,使用更加稳定可靠;4、可保证整体结构紧凑、美观,减少空间占用。
[n0028]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n0029]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极柱壳体在未安装熔断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n0030]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极柱壳体在安装熔断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n0031]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导电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n0032] 附图标记说明:
[n0033] 1-极柱壳体,11-接纳腔室,111-进腔口,12-绝缘外壳,2-熔断器,3-电流传感器,31-第一连接端子,4-电压传感器,41-第二连接端子,42-第三连接端子,5-第一导电套件,6-第二导电套件,61-通孔,7-控制终端,8-取电传感器,81-第四连接端子,82-第五连接端子,9-进线电缆,10-出线电缆。
[n0034]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35] 具体实施例1
[n0036]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极柱壳体1的较佳实施例,包括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1内的传感器(未图示);所述极柱壳体1内形成有用于接纳熔断器2的接纳腔室1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极柱壳体1埋设传感器,具体可以设置多种传感器,使得在具体工作时可以通过多种组合的电力传感器实时监测配电线路中运行情况,如果配电线路中发生绝缘接地短路故障时,能够便于根据监测到的电能信号快速可靠地研判确认故障类型,以便快速隔离故障点,缩小停电面积和降低大面积停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将传感器埋设于极柱壳体1的内部,能够对传感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恶劣环境对传感器造成不良影响,提高使用寿命,确保使用安全;另外,将传感器埋设于极柱壳体1的内部,还可以使结构更加紧凑,减少空间占用。
[n003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包括电流传感器3。在工作时,通过电流传感器3实时采集电流信号,为故障研判提供判断依据。
[n0038] 作为一种最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流传感器3为穿心式电流互感器。
[n003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流传感器3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1的中部,以实现对流过熔断器2的电流信号进行实时采集。
[n004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流传感器3具有延伸至所述极柱壳体1外部的第一连接端子31,以便于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将第一连接端子31连接至控制终端7,实现将电流传感器3采集到的电流信号传输给控制终端7进行故障研判。
[n004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还包括电压传感器4。在工作时,通过电压传感器4实时采集电压信号,为故障研判提供更可靠的判断依据。
[n004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传感器4为电容分压式传感器或阻容分压式传感器,实现将高压电转化为低压信号。
[n004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传感器4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1的下部,以便于对熔断器2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实时采集。
[n004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极柱壳体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纳腔室11上部的第一导电套件5和设置在所述接纳腔室11下部的第二导电套件6。在工作时,熔断器2的上端与第一导电套件5导电接触,熔断器2的下端与第二导电套件6导电接触,使高压电的电流在进入用户侧之前先流经熔断器2,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
[n004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传感器4的一端具有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套件6的第二连接端子41,实现电压信号的采集;另一端具有延伸至所述极柱壳体1外部的第三连接端子42,以便于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将第三连接端子42连接至控制终端7,实现将电压传感器4采集到的电压信号传输给控制终端7进行故障研判。
[n004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纳腔室11的进腔口111位于所述极柱壳体1的底部,以便于安装和使用。
[n0047]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熔断器2的安装和导电接通,所述第二导电套件6的中部形成有供熔断器2穿过的通孔61。
[n004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还包括取电传感器8。在工作时,可以通过所述取电传感器8从熔断器2的输出端取电,以提供给控制终端7使用,满足控制终端7的供电需求。
[n004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取电传感器8为电容分压式传感器或阻容分压式传感器,实现将高压电转化为低压电能,满足控制终端7的供电条件。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取电传感器8可以采用大容量电容,以实现存储更多的电能,为控制终端7的供电提供保障。
[n005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取电传感器8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1的下部,以便于从熔断器2的输出端取电。
[n005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传感器4和取电传感器8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1的同一侧。由于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电压传感器4和取电传感器8都通过工程塑料浇注的方式浇注于极柱壳体1的内部,通过将电压传感器4和取电传感器8并行设置在极柱壳体1的同一侧,可方便实际的浇注工作。
[n005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取电传感器8的一端具有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套件6的第四连接端子81,实现从熔断器2的输出端取电;另一端具有延伸至所述极柱壳体1外部的第五连接端子82,以便于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将第五连接端子82连接至控制终端7,实现将存储的电能提供给控制终端7使用。
[n005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极柱壳体1为工程塑料浇注形成的壳体。通过采用工程塑料浇注形成极柱壳体1,能够确保极柱壳体1具有很好的绝缘性,确保使用安全。
[n0054] 作为一种最佳的实施方式,为了实现更好的绝缘效果,保证可靠性,所述极柱壳体1为环氧树脂材料或复合尼龙材料浇注形成的壳体。
[n005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流传感器3、电压传感器4、取电传感器8、第一导电套件5、第二导电套件6和极柱壳体1浇注形成一体。在具体实施时,只需将电流传感器3、电压传感器4、取电传感器8、第一导电套件5和第二导电套件6放置在模具内,再通过浇注工艺浇注出极柱壳体1,使极柱壳体1将电流传感器3、电压传感器4、取电传感器8、第一导电套件5和第二导电套件6全部结合固定在一起。例如,当采用环氧树脂材料时,可以通过APG浇注工艺进行浇注,该APG浇注工艺主要应用于生产中高压环氧绝缘制品。
[n0056]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电流传感器3、电压传感器4、取电传感器8、第一导电套件5、第二导电套件6和极柱壳体1全部浇注成一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浇注工艺一体浇注成型,简化了装配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牢固性好;同时浇注成型的极柱壳体1绝缘性好,能够提高绝缘耐压水平,保证高压配电的使用安全;2、可以保证密封性,避免外部恶劣环境对电流传感器3、电压传感器4、取电传感器8、第一导电套件5、第二导电套件6等造成影响,提高使用寿命;3、可便于电流传感器3、电压传感器4进行电能信号采集和取电传感器8进行取电,使用更加稳定可靠;4、可保证整体结构紧凑、美观,减少空间占用。
[n005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极柱壳体1的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外壳12,由于保护设备是安装在配电支线上使用的,需要长时间暴露在恶劣的环境当中,通过在极柱壳体1的外部包覆一层绝缘外壳12,不仅可以降低恶劣环境对分界保护装置的影响,提升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提高分界保护装置的绝缘性,确保使用安全。所述绝缘外壳12为硅胶外壳,在具体实施时,可在极柱壳体1浇注成型后,再在极柱壳体1的外表面浇注硅胶形成绝缘外壳,1,硅胶外壳能够很好地对抗外部的恶劣环境,提高绝缘效果。
[n0058] 具体实施例2
[n0059]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护设备的较佳实施例,所述保护设备包括上述的极柱壳体1和熔断器2;所述熔断器2安装于所述极柱壳体1的接纳腔室11内。其中,极柱壳体1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具体实施例1的叙述,在此就不再进行重复叙述了。
[n006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设备还包括进线电缆9和出线电缆10,其中,进线电缆9与极柱壳体1内的第一导电套件5相连接,出线电缆10与与极柱壳体1内的第二导电套件6相连接;在具体实施时,将进线电缆9和出线电缆10也与极柱壳体1浇注成一体,保证接线安全。
[n006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设备还包括控制终端7,所述极柱壳体1中的第一连接端子31、第三连接端子42和第五连接端子82均与控制终端7相连接,以通过取电传感器8对控制终端7进行供电和将电流传感器3采集的电流信号、电压传感器4采集的电压信号传输给控制终端7,供控制终端7快速可靠地进行故障研判。
[n0062]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2)
[0001] 1.一种极柱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内的传感器;所述极柱壳体内形成有用于接纳熔断器的接纳腔室;所述传感器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取电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的中部,所述电压传感器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的下部,所述取电传感器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的下部,所述电压传感器和取电传感器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的同一侧;所述极柱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纳腔室上部的第一导电套件和设置在所述接纳腔室下部的第二导电套件;所述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取电传感器、第一导电套件、第二导电套件和极柱壳体浇注形成一体。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感器为穿心式电流互感器。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感器具有延伸至所述极柱壳体外部的第一连接端子。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传感器为电容分压式传感器或阻容分压式传感器。
[00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传感器的一端具有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套件的第二连接端子,另一端具有延伸至所述极柱壳体外部的第三连接端子。
[0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腔室的进腔口位于所述极柱壳体的底部。
[000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极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套件的中部形成有供熔断器穿过的通孔。
[000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传感器为电容分压式传感器或阻容分压式传感器。
[000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传感器的一端具有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套件的第四连接端子,另一端具有延伸至所述极柱壳体外部的第五连接端子。
[001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壳体为工程塑料浇注形成的壳体。
[0011]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极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壳体为环氧树脂材料或复合尼龙材料浇注形成的壳体。
[0012] 12.一种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极柱壳体和熔断器;所述熔断器安装于所述极柱壳体的接纳腔室内。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1717792U|2011-01-19|架空线路取能电源
CN104584348A|2015-04-29|气体绝缘的开关设备
CN103325627A|2013-09-25|一种10kv快速智能柱上断路器
CN202534582U|2012-11-14|内置电压传感器的固封极柱
CN105425006A|2016-03-23|一种新型隔离断路器式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CN205666175U|2016-10-26|一种智能型柱上户外真空断路器
CN214336584U|2021-10-01|一种极柱壳体及保护设备
CN202796772U|2013-03-13|一种10kV快速智能柱上断路器
CN207097128U|2018-03-13|一种户外高压预付费售电装置
CN107968016A|2018-04-27|一种能够提高电气绝缘性能的固封极柱
CN101282033A|2008-10-08|用户分界负荷开关
CN208847372U|2019-05-10|一种环网柜用电缆接头
CN208336071U|2019-01-04|一种具有高压取电功能的户外高压绝缘子
CN208400777U|2019-01-18|一种能够提高电气绝缘性能的固封极柱
CN201075365Y|2008-06-18|用户分界负荷开关
CN207166001U|2018-03-30|柱上高压计量型分界开关
CN210489509U|2020-05-08|一种新型真空断路器极柱
CN201263078Y|2009-06-24|用户分界断路器成套装置
CN112821361A|2021-05-18|一种智能分界保护装置
CN207542135U|2018-06-26|一种远程控制隔离开关
CN111863508A|2020-10-30|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的联络柱上断路器
CN202816775U|2013-03-20|负荷开关外部连接线密封组件
CN212990980U|2021-04-16|一二次深度融合柱上智能断路器
CN203596424U|2014-05-14|一种电缆终端接线装置
CN203466562U|2014-03-05|一种智能断路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037462.6U|CN214336584U|2021-01-07|2021-01-07|一种极柱壳体及保护设备|CN202120037462.6U| CN214336584U|2021-01-07|2021-01-07|一种极柱壳体及保护设备|
[返回顶部]